top of page
作家相片文勝學習管家

當網課成為常態,與青少年的日常相處更需要智慧

2022-05-30 00:00 更新:2022-05-30 17:01 by 嚴選作者 - 親子天下嚴選 (親子天下嚴選)


本土疫情延燒,學生在家上課成為常態,孩子在家的時間拉長,親子的互動與相處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!本文歸納出「家長容易忽略的重要事項」,期望幫助家長建立智慧的親子溝通模式!



隨著本土疫情的延燒,各級學校恢復全面實體授課的日子似乎遙遙無期,換句話說,學生在家上課將成為常態。而這樣的轉變,不只改變了教與學的模式,也影響了許多家庭的親子互動。從去年的全面三級、到如今的遠距授課,我已經聽過數不清的家長抱怨孩子在家「整天關在房間」、「一直玩手機」或是「叫都叫不動」等等。


是的,隨著在家時間拉長,親子相處的問題也一一浮上檯面。究竟面對時刻生活在眼皮子底下的青少年,有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?我以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情境,歸納出「家長容易忽略的重要事項」,期望能幫助家長,建立有智慧、健康的親子溝通模式!


一、掌握照顧孩子的分寸:避免無微不至 不久前在臉書看過一位老師的分享,他提到常有家長跟他反應工作忙碌,沒時間顧到孩子在網課期間的學習狀況、作業有沒有繳交等等。他感嘆道,這些明明都是學生自己應該要負責的事,為什麼是家長在關注呢? 不論是兒童或青少年,孩子都應該逐步學會為自己負責,像是起床靠鬧鐘、作業進度自己掌握、吃飯碗盤自己清理等等。孩子待在家,有時候難免激發出父母照顧之心,但過度的照顧容易讓孩子養成「理所當然」的想法。很簡單的道理,當人長期獲得一項給予的時候,即使不是他理當應得的,有一天被收走,也會認為自己受虧損了。


因此,時常聽見一些家長反應孩子「不懂感恩」、「在家當大爺」等等。雖然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全然相同,但若想避免這養成孩子這種模式,請家長千萬要拿捏適當的照顧分寸。


二、建立民主政府,討論適當的遊戲規則 接觸過許多家庭都會有所謂的遊戲規則,包含幾點前一定要上床、每天可以使用多久的手機等等的規定。隨著在家時間拉長,相關的規則不只條款數會增加,實踐的力道也會大幅增強。


對於建立遊戲規則,我個人認為並沒有什麼不好,但關鍵在如何建立。如果規則是由家長單方面決定,並未真正獲得孩子的認同(注意,他可能還是有口頭答應,但未必真的認同),這樣的規定時常是無效的,畢竟簽契約就是要雙方有共識阿!在這樣的狀況下,就會發生「你怎麼又犯了!」或「不是說不可以...!」的狀況。


一個理想的遊戲規則制定,應該跟孩子一起坐下討論,把孩子個人的想法也納入,同時也理性告知孩子,父母的每一個考量,真正達到雙方有的共識。這樣訂出的規則會有兩大好處:第一,通常孩子遵守的意願會更高,因為他當初真的是想清楚同意的;第二,即使孩子真的無法遵守,也知道自己有跟父母溝通的權利,不會選擇用「擺爛」來逃避面對規定,是的,我確實見過很多學生在家只想耍廢,而原因就是「反正怎樣都達不到爸媽的要求」。我相信這肯定不是家長樂見的結果,因此建立民主溝通制度,將是非常重要的一環!


三、身教遠大於言教,以身作則很重要

長時間的相處,父母更容易放大孩子的缺點,但其實反過來也是一樣的。我遇過很多孩子,對於父母所訂下的規矩之所以不服氣,原因都是「他們(指父母)自己也做不到」!例如:要孩子吃完飯就把碗盤收乾淨,但自己卻沒有這麼做。


當然,這並不是說在家中要戒慎恐懼,每件事情都要確保自己做好才能來要求孩子,而是家長需要注意,在孩子眼中是否被視為是「嚴以待人、寬以律己」的人?若是如此,站在孩子的角度,自然會想透過不服從來表達自己的不滿。


真正的以身作則並非做好每件事,而是家長展現出一致的態度,就以上面的例子來說,有時候下班很累想多休息一下再收碗盤,那麼看見孩子沒收碗盤,也可以用關心他「今天是不是上課比較累?」來取代責備,這便能有效提升親子溝通的效果。


以上三點,只是眾多親子互動策略中的冰山一角,每個家庭都有不同需要面對的挑戰,指是在此提出我自己最常遇到的幾個狀況和大家交流。還是那句話,教養青少年非常不容易,祝福所有的父母都能掌握訣竅,建立起有智慧、健康的親子模式!

8 次查看0 則留言

コメント


bottom of page